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资讯 - 详情

碧蓝航线四联装356mm主炮打捞_二战时期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舰炮威力如何

2024-10-07 05:03:10|惠博手游网 |来源:互联网整理

碧蓝航线四联装356mm主炮打捞

二战时期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舰炮威力如何

二战时期,日海军联合舰队的大和号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所建造最大的战列舰,舰长263米,型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08吨,安装了3座3联装共9门460毫米舰炮,也是人类历史是最大口径的舰炮。

大和舰的吨位,主炮威力,装甲厚度都超过了同时代所有美英法德意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强战列舰,采用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3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

(大和号战列舰上的3联装460毫米舰炮)

实现了机械化装弹,扬弹速度每发6秒,2分钟内能进行3次齐射,每分钟射速1.8发,每发炮弹重1.5吨,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

火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3座3联装共9门460毫米舰炮,倘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极强。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舰炮的炮弹)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美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

总之,大和号战列舰上460毫米的穿甲爆破弹,炮弹得初速超过900米每秒,比现在反舰导弹的爆炸威力都要大,击中甲板会使航母丧失战斗力,一发炮弹都足以使巡洋舰级别的大型水面舰艇遭到重创失去战斗力或沉没,驱逐舰、护卫舰这类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则一发就直接送进海底了,可舰460毫米重达1.5吨炮弹的巨大威力。

(日海军联合舰队大和号战列舰)

关注作文作者,悟空问答包括头条号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创作品,选择“国平军史”不会有错,每天与您快乐分享军史知识,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您的高论。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12日于杭州。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会出现“小船扛大炮”

"小船扛大炮"就是指一艘吨位比较小的船安装上口径比较大的火炮,进而成了一种看起来不太协调的军舰。二战中,德国将这种战舰称为重巡洋舰,并且一口气建造了三艘,但是在英国和美国海军的眼里,这种战舰顶多算是袖珍战列舰。

那么德意志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看起来有点奇葩战舰呢?

一战结束后,德国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中明确规定德军不得拥有大型的无畏战列舰,而且新舰必须在老舰下水20年以后方可动工建造。同时,军舰的最大排水量被限制在了1万吨以内,主炮的口径也不允许超过280毫米。在这些条款的限制下,德国海军的发展非常缓慢。1923年,德国最早的非无畏型战列舰服役已经满20年(1902年12月下水),于是德国就有了建造新型战舰的机会。一方面为了符合条约的规定,另一方面又为了尽可能提升军舰的性能,德国造出了这种不伦不类的军舰。

这种袖珍战列舰的威力又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战舰的主舷侧装甲厚140毫米,在它的里侧另有40毫米厚的防雷装甲;装甲甲板的厚度为40-70毫米,水线为60毫米;主炮塔侧面防护罩的厚度为105毫米,而前防护罩以及炮座的装甲厚度已经达到了120毫米以上。在如此厚实的装甲包裹下,这款战舰完全可以抵御203毫米炮弹的攻击。

在动力方面,“袖珍战列舰”配有8台MAN柴油机驱动双轴发动机,在满载状态下输出功率达到54000马时的设计航速为26节,而在轻装试航状态下,该舰可以达到28节的航速。舰载武器系统为两座三联装炮塔,分别配置于战舰的首部和尾部。主炮口径为279.2毫米,可发射304千克炮弹,射程可达30000码。另配有8门单管150毫米低仰角副炮,对称布置在左、右两舷的中部;前两艘下水的战舰上只有3门88毫米高炮,第三艘的防空火炮数量却增加到了14门,其中有6门是105毫米(3座双联装)高炮。除了上述火力外,该级舰还配有8座双联装37毫米以及20毫米近程高炮,并且在舰艉甲板上还装有两座4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知道,这种袖珍战列舰的确是一个特殊存在。它不仅拥有着厚实的装甲,还兼具着优良的机动性,其火力配置更是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在建造之初,德国就希望通过一种灵活的作战,给予他国巡洋舰以致命一击。在随后爆发的二战中,该级战舰也确实没有辜负德国人的期望,尤其以“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的表现最为活跃。

1939年9月底,“斯佩”号在累西腓海域撞见了英国货船“克莱门特”号,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斯佩”取得了开门红。随后“施佩”号在大西洋上四处游荡,寻觅自己的猎物,于是一艘又一艘运输船成为了它的炮下亡魂。随着商船相继消失,英国开始追查“凶手”,最终一个英军舰队发现了“斯佩”的踪迹。双方在拉普拉塔河口展开了激战,"斯佩"号以一敌三,凭借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在烟幕的掩护下,给予了英军舰队有力的回击。

一番激战过后,英国舰队中最强的战舰被击中,几近丧失战斗力,而另外两艘轻型巡洋舰也受了轻伤。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斯佩"号躲进了中立国乌拉圭的蒙特维迪亚港。在英国强大的外交和军事压力下,乌拉圭只允许"斯佩"号停留两天的时间。为了避免战舰落入英军之手,舰长只得将其自沉于港口。

总的来讲,德国袖珍战列舰在设计上的确很奇葩,但在威力上它却有着不俗的表现。依靠优良的机动性以及强大的火力系统,德国袖珍战列舰给盟军运输线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得不说,在凡尔赛条约的约束下,德国能有如此的突破,也着实令人惊叹。

文/好奇而已

了解更多军事历史,欢迎关注战情解码!

旧时空军为何乐于将大口径航空机炮(50m

这是二战时期的情况,在二战时许多国家确实把大口径的航空火炮安装到了飞机上,但是这个属于无奈中的选择,由于当时的反坦克作战需求太高,普通航炮无法满足反坦克作战的要求,这才不得不加大火炮的口径,逐步的把大口径火炮安装到了飞机上。

这只是一时的,随着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出现之后,它就被完全淘汰了,至于说影响生存能力,它是一个利弊之间吧,通常这类都属于对地攻击机,不需要什么机动性,能够摧毁目标才是第一位的,也像战斗机那样需要要求相当高的机动能力等等,

至于影响确实不小,可是这完全是一种无奈选择,不成为影响其生存的主要问题,与反坦克作战的要求相比,打掉坦克才是第一位的,损失几架飞机不算事了。

二战期间,日本仿造英国356毫米战列舰主

20世纪初,日本海军为了引进先进的造舰技术,决定从英国订购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其中,首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建造,而其余三艘舰,则是在维克斯公司人员指导下由日本国内的海军工厂和民间造船厂建造。

比叡号战列舰,装备的是毘式三十六公分主炮(45倍径356毫米)

在武器装备方面,虽然金刚级最初准备装备的是50倍径305毫米主炮,但是后来日本了解到,305毫米主炮性能不如英国新型战列巡洋舰所装备的343毫米主炮,随后就委托维克斯公司设计新型的45倍径356毫米主炮。这款主炮,就是后来金刚号和比叡号使用的毘式(维克斯公司设计制造)三十六公分主炮。而该炮的国产化版本,则被称为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长门级战列舰之前的日本战列舰,全部使用的是这款主炮。

榛名号战列舰,装备的是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45倍径356毫米)

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45倍径356毫米)和毘式三十六公分主炮(45倍径356毫米),炮身设计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俯仰装填机构和炮塔装甲上。

俯仰角度和装填首先在俯仰角度上,毘式三十六公分主炮最大仰角为25度,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最大仰角为30度。装填,毘式三十六公分主炮,采用的是负5度至正20度的自由装填,而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采用的是正5度的固定装填。

伊势号战列舰,装备的是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45倍径356毫米)

炮塔装甲:毘式三十六公分主炮炮塔装甲厚度分别为正面254毫米、顶盖75毫米、炮塔基座228毫米。而四一式三十六公分主炮炮塔装甲厚度分别为正面228毫米、顶盖115毫米、炮塔基座305毫米。

由于增加了装甲厚度,因此炮塔重量也从607吨提升至615吨。

为什么RN的kgv级不用纳尔逊级406m

大不靠谱皇家海军为什么要在装406mm主炮的纳尔逊级之后,又发展了一级采用356mm主炮的乔治五世(King Gorge V,简称KGV)级?难道是牛牛的造舰造炮技术退化了?非也,让自己最新锐战列舰的火力“退化”,实属海军条约限制、国力衰退两重因素下的无奈之举。

↑纳尔逊号战列舰,摄于1940年。为了不超出条约做出的吨位限制,又不浪费在海军会议上光(chou)明(bu)正(yao)大(lian)争取来的16寸主炮,纳尔逊级的三座主炮全部前置。留意其16寸主炮与甲板上人员的大小对比,以及B炮塔和X炮塔上安装的英国特色对空火箭(然并)。

↑KGV级威尔士亲王号,摄于1940年。KGV为了弥补356mm主炮威力不足的缺陷,采用了四连装炮塔设计,4-2-4共十门主炮的布局,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用射速弥补了主炮威力的不足。

而事实上,连纳尔逊级安装的406mm主炮,也是在条约的缝隙中挣扎出世的。

众所周知,一战后,列强为重构以帝国主义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相互制衡,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凡尔赛—体系。而其中1922年的海军条约(1930年还有伦敦海军条约对其进行了补充),对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做出了不得超过406mm的限制,各国新建造大型战列舰的计划也都基本上被取消或搁置。纳尔逊级便是这一条约下的典型产物。

虽说根据条约,纳尔逊级是不能装406mm主炮的。而实际上,各国在条约之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妥协。美国能够保留三艘即将完工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装4座联装16英寸炮),日本也以造舰资金中有小学生捐款为理由,保留了长门、陆奥两条尚未服役、装4座联装410mm炮的战列舰。英国则能够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建造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而不受条约中10年内不得建造战列舰的规定的约束。

海军条约于1937失效,但1935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又成了新的“搅屎棍”,因而开工于1937KGV的处境也与当年的纳尔逊级类似。1935年,各海军强国开始新的限制海军军备谈判。英国与美国在关于“新舰将采用14英寸口径主炮”达成一致立场。

由于美国考虑到日本、意大利无意接受条约,因此在主炮口径选择方面留有余地,在设计中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上,预留了用16英寸主炮替代14英寸主炮的空间。事实上,在日本退出条约,开建大和级之后,美帝立刻就给北卡装上了406mm主炮。

日意想退出,美帝留底牌,事实上,英国海军也早已为规划中下一代的狮级战列舰开发新型16英寸主炮(比纳尔逊级的406mm主炮身管更长);同时,皇家海军也在研发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14英寸口径新型主炮,以作为备选。

↑摄于英国维克斯兵工厂,1942年。为狮级战列舰研发的16寸45倍径舰炮实际上是造出了样炮的,图为完成钻孔、刻完膛线后的406mm炮。

但对于财力和技术流失严重的皇家海军而言,两种新型武器同时开发绝非易事,为了新的战舰赶在1937年初开始建造,丘吉尔等人只得取消了优先建造装备15英寸以上口径主炮战列舰的计划。1935年,英国海军出于成本、研发周期等因素,为新的战列舰选定了采用10门14英寸主炮的方案,以求乔治五世级能够尽快服役。

↑乔治五世级在安装主炮

↑KGV同款14寸炮的海岸炮版本在装填,留意其356mm高爆弹与人的对比,其实并不十分巨大。

于是结果在列强的新一代战列舰中,美帝装16寸炮,德意装新型长身管15寸炮,本子的大和更是装上了史无前例的460mm(18寸)大管,而唯独英国牛牛的乔治五世级,国力窘迫,条约被坑,只能忍辱负重地用14寸(356mm)小水管了。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那级战列舰是美国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也一艘妥妥的火炮大刺猬。

由于找不到当年的战场录像,暂时用影视作品中衣阿华级震撼开火图替代。大家感受一下战列舰的疯狂输出!

下面美图奉上,下图这艘北卡就停泊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公园内,身上的肃杀之气不减当年。

看它优美的曲线不禁唏嘘,那个辉煌的大炮巨舰时代,不知不觉已经离我们远去将近一百年了!

感慨完回归正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排水量三万五千吨,相当于25个标准泳池。作为火力刺猬怎么能忽视主炮呢,最初的设计师12门14英寸舰炮,后期由于伦敦海军条约近乎失效,更改为三座炮塔,共9门16英寸舰炮。

下图仍为替代图片,大家感受一下战列舰的疯狂输出模式。

主炮采用三联装,前部两座,后部一座。副炮选用5英寸舰炮,既可以平射,也可以用于对空防御。副炮设置在主甲板和上部甲板,共20门。

再来说说动力系统,采用八台动力锅炉和四台蒸汽轮机,输出功率达到了惊人的十二万马力。舰上人员总数接近1900人。

二战期间痛击日军太平洋舰队,开了战列舰击沉同级别战舰的先河

北卡罗来那级中的号,在瓜岛作战期间遭遇日海军“雾岛”号。随即开始单挑,由于号装备了雷达瞄准设备,因此命中率大大高于使用传统瞄准方法的“雾岛”号。

此战,号以一己之力击同级别战列舰沉雾岛号和驱逐舰凌波号,同时击伤巡洋舰爱宕号和一个不能说的号,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具体哪一个不能说的号,请自行查看资料。

清军在镇远上加火炮有多难

5哥一回答是:清当初有能力在镇远舰加上火炮?只是不知道火炮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日本世代以为敌,只要能想到的都会照顾?在说19世纪的日本工业就比较发达,所以日本能做到?

现在有些老百姓一提到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心里就充满怒火,恨不得去挖她的祖坟,为什么?因为19世纪末至2O世纪初,老百姓过的牛马不如的生活,的慈禧有百分之九十的责任,懂历史的人都会怪清朝末年?

今天的主题是清在镇远舰上加火炮有多难?5哥一分析其实一点都不难,大家要知道火药是的四大发明之一,因此只要稍加改装就可以变成火炮了?但的”慈禧"就是没有去改装它,只知道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敢进攻清,没有必要为国防增加银元,之所以后来还导致八国联军?

日本19世纪中期就开始工业革命,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界初日本的工业革命基本成熟,比亚洲一般国家都要先进,改装火炮小菜一碟?之所以日本成功的:“军舰上面装火炮”。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镇远舰曾经也有过它辉煌的一面!

金刚级战列舰能否将主炮更换为41厘米连装

来看看性能数据吧。

看到某个说威力大减的我真是要笑死了。

金刚级战列舰,可谓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真正的元老级战列舰。从1913年首舰金刚号在英国完工,到1948年三号舰榛名战后解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过两次大战的金刚级可谓是真正的武勋舰。

在旧日本帝国海军没有取消战列巡洋舰这一分类的时候,金刚级一直被分类为巡洋战舰(也就是我们说的战巡)不过之后IJN取消巡洋战舰这一分类,再加上二次现代化改装之后金刚级的性能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故被分类在战列舰一级。

我们以榛名号为例子,看看金刚级的基本性能。(因为从榛名号开始,才能算是真正的国产战舰)

航速27.5节,4×双联装 四一式356mm/45倍径主炮 16×单装 四一式152nm/50倍径副炮 放空炮机炮若干 8×53mm鱼雷发射管 无舰载机 侧舷装甲203mm 甲板70mm 主炮塔230mm

这是竣工时的各项数据 可见是一艘典型的战巡。

而二次现代化改装之后 主要武装没有大改动,副炮变为14门,航速提高为30.5节,增加一层102mm穹甲(德系技术23333)拆除鱼雷 增加三架零式水上侦察机。

标准排水量由27384t上升到32156t 满载排水量则由32306t上升到35600t

而410mm口径主炮,我们知道,八八舰队计划中,长门级以及天城级战列舰所计划搭载的主要武装,就是三年式410mm/45倍径主炮。

理论上来说,金刚级如果再一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也是能勉强搭载410mm口径主炮的,但由于排水量的限制(长门号满载排水量42850t,而金刚级只有35600t)可能只能搭载6门(就跟最开始设计中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一样的配置,前二后一双联装),如果依旧使用4×双联装的设计,可能会带来重心不稳导致射击精度降低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超重)

但即使搭载410mm主炮,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航速降低,自持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实战表现上来说四一式356mm主炮的表现其实在全太平洋海战中看来,表现是最为良好的。

一味追求口径意义并不大(大和级就是个例子)

作为舰C玩家,当然要发一波同人图啦。

big7中谁最历害啊

改建完全体斗兽,长门/陆奥﹥纳尔逊/罗德尼﹥西弗﹥科罗拉多/马里兰。

改建完全体综合,长门/陆奥﹥纳尔逊/罗德尼﹥西弗/科罗拉多/马里兰。

新建最初版本,纳尔逊/罗德尼﹥长门/陆奥≥科罗拉多/马里兰/西弗。

从整体上来看,长门无疑是最强的,动不动水平等效上200的库防护,25-26节的高航速,水中弹攻防优势,当然轮机舱防护不行,但这不是命门,打烂轮机舱顶多失速,不至于沉没,水中弹防护可以兜大部分非91,死嗑长门很强。

纳尔逊攻防也还可以,但稍带航向角就能被绕过主装打穿水下的皮带装甲,的水中弹防护决定了其同大七时被长门完克,23节的航速没什么战略价值,主炮在三款中最奶油,斗兽综合两端都不及长门。

西弗吉尼亚,作为科罗拉多同级舰,唯一接受大规模现代化改装,一度曾被某些美粉和某些人云亦云的新爷吹嘘成大7最强,然而,但凡对战列舰弹甲对抗体系有所了解的都会这种看法。铁王八主装343老ClassA钢无穹甲,比起纳尔逊324/18的主装不如,比饱受诟病的长门动力舱305 75穹甲都不如,大脆皮一个,看看金刚穿深,20公里都有340了,就知道这343有多烂[吐血]水平12磅上甲板 12磅中甲板不能提供防御,库防护270磅 2英寸等效约4.5英寸,动力舱防护270磅等效约3英寸,连金刚的14寸防御起来都困难,MK5主炮穿深比纳尔逊略好点,与长门相当,改后18-19节航速,水下,糟点一大堆,不知当年怎么被吹上去的。

科罗拉多马里兰,还不如西弗,西弗库好歹加强了一层2英寸,在金刚14寸面前还能保持5公里免疫区,这两货在金刚面前连个免疫区都没有,妥妥垫底。

下面有长门库装甲布置图,长门与金刚的主炮穿深曲线,西弗剖面装甲图,纳尔逊剖面装甲图(库 轮机舱),通过对比,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西弗/科罗拉多有多菜[奸笑][奸笑]


瓜岛战役比睿和雾岛的损失对日本影响很大吗

在瓜岛战役中,比睿和雾岛两艘日本战列舰的沉没,标志着日本彻底输掉了瓜岛战役。比睿号战列舰雾岛战列舰。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最为活跃的是金刚级战列舰,这一型由英国设计并且首艘金刚号由英国建造的战列舰,是日本海军中最后一型有外国设计制造的战列舰,以后的战列舰都是由日本自己设计制造了。在设计的时候,金刚级是作为战列巡洋舰,不过经过30年代的大改装,金刚级已经升级为一型快速战列舰了。

日本海军出动比睿和雾岛两艘战列舰之前,日本海军在圣克鲁斯海战中获得战术胜利,美军的大黄蜂号航母被击沉,整个太平洋地区,美国海军只剩下了企业号航母,而且还是受伤的,而日本海军只有两艘航母受伤。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认为美军在瓜岛已经是山穷水尽了,所以日军开始调离大量运输船,准备向岛上输送大量地面部队,准备海陆配合一举夺取瓜岛。瓜岛附近的海战。

当时,在瓜岛由于美军占据了亨德森机场,机场上的仙人掌航空队牢牢的控制了瓜岛附近的制空权,日军的增援部队和补给物资只能通过夜间输送上岛。而日本海军夜战能力远远超过美军,在几次夜战中,日本海军打得美国海军落花流水,这样就形成了这样的局势,白天美军往岛上送人送装备,但是天黑之前美军的运输船必须撤离,而日本人只能依靠驱逐舰组成东京快车,向岛上的日军送人送装备。

日军在之前的作战中发现,战列舰的重炮可以对于亨德森机场完成更长时间的压制,一般巡洋舰的203炮打完了,美军很快就会修复机场,不过战列舰的380毫米炮美军修起来就费劲多了,于是日军计划海陆协同,由战列舰炮击机场,同时向岛上大规模增兵,随后海陆协同一举拿下瓜岛。

但是,日军调兵遣将的时候,美军也没闲着,被打伤的企业号航母,带着焊工出场,一边走一边修,同时集中大量的水面舰艇部队截击日军的增援部队。

在1942年11月12日夜间进行的海战中,美国海军英勇奋战,在付出了3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以及1000人其中包括2名海军少将后,美国海军打乱了日军的炮击机场的计划,并且击伤了比睿号战列舰,而伤势较重的比睿号在天亮后被美国飞机进一步重伤,已经无法再拖带回去了,于是日军自己击沉了比睿号。

日军在13日夜间用重巡洋舰炮击了亨德森机场,但是203炮的威力不如战列舰380炮的缺陷暴露无遗,日军炮击完成的损害,在天亮以前就被美国工兵修好了,天一亮美军飞机马上出动轰炸没有及时撤离的日军舰船。在11月14日夜间海战中,号战列舰几乎是凭借着一舰对抗整个日本近藤舰队,而且还打赢了。瓜岛附近的夜间海战,传统上,日本海军占有夜战的战术优势,在之前的海战中,日本海军也是在夜间控制了瓜岛附近的制海权,白天是美国飞机的,晚上是的。

到了14日,日本海军继续组织舰队准备炮击机场,这一次是雾岛战列舰领头包括4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而美军投入了2艘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经过一夜的大战,日军雾岛和2艘驱逐舰被击沉,而美军2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受伤。

经过这3天的海战,日军有2000人和10吨物资被送上瓜岛,而付出的代价是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1艘运输船,10多艘驱逐舰,和送上岛的物资相比,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原定的海陆协同攻占瓜岛的计划完全泡汤。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金刚级战列舰由于相对老旧,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的战役远远超过著名的大和还有武藏,而日本海军不同于美国海军造舰周期远远长于美国海军,可以说象战列舰这种级别的军舰被击沉,在整个战争中根本是无法补充的。

而两艘战列舰特别是雾岛战列舰,是在夜战中被美国海军击沉的,这使日本海军长期引以为豪的夜战优势不复存在,美军利用雷达指挥火炮射击,火炮的射击精度远远高于日军,而且在漆黑的夜间,日军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水兵无法发现美军,但是美军却可以在雷达的引导下准确的打击日军舰船,这一点是11月14日海战美军胜利的关键,夜战优势的丧失是比丢失两艘战列舰更能打击日本海军的士气。

图片来自网络。

二战时期的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舰炮威力如何